发布日期:2025-09-07 05:00 点击次数:130
“快92岁了,勉为其难,只念念为匹夫作念好临了一件事!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宾闻玉梅,在微信上敲下这句话,回答她的“老小配”、复旦大学特聘西宾李泓冰。
9月2日,由闻玉梅领衔,保志军、孙兴怀、孙建琴、徐文东、张长青、张文宏等22位一线医学“大咖”共同编撰的科普新书《贤慧长辈的健康密码》,在复旦大学藏书楼医科馆发布,版权收入将捐赠“一健康”基金,撑持老年医学商榷。
这本书,恰是闻玉梅挂念的“临了一件事”。
【1年】
从动议到出书,历时10个月。关于年过九旬的闻玉梅而言,却是在和时辰竞走。“我念念趁我方脑子还透露时完成这件事。”她告诉目田日报记者。
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参加老龄化社会,上海则是第一个参加深度老龄化的城市。在闻玉梅看来,老龄化额外需要贤慧,有的老东谈主记性不好,就觉得会发展成老年古板,其实健忘事情自己是神经系统老龄化的闲居进程。
能否组织临床众人把老龄化进程讲显豁?这恰是这本国内首部面向3亿老年东谈主“全生命周期健康经管科普读本”的起因。全书围绕日常场景和老年高发病,先提议问题再逐个解惑,不少章节末尾还附了“健康密码”。
“细读闻院士的前言,我体会到一种镇定与贤慧的调处。‘贤慧是稳定健康的基础’,这句话谈破了现代老年医学的终极命题:咱们穷尽心力探索的,从来不是招架生命行径的期间,而是让科学与生命妥协的贤慧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山病院名誉院长樊嘉说。
书的面封上,是国度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的“告白语”:遥远不要低估我方对健康的掌控力,您不是被迫继承老去,而是不错作念出许多贤慧的决定,让我方活得更好、更长、更恰当。
闻玉梅把这本书视为“临了一次集体出诊”,光《前言》她我方推倒重来写了好几稿。尽管患有狭窄青光眼,但她“每一个字王人看过”,每篇著述还看了好几遍。
【14年】
不太为东谈主熟知的是,以乙肝商榷盛名的闻玉梅,早在14年前就谋划着为老年东谈主作念点事情。
那时,中国事全全国老龄化速率最快的国度,而濒临的情况却是未富先老。闻玉梅组织了多数调研,并和时任复旦大学附庸华东病院院长的俞卓伟“一拍即合”,2014年3月复旦大学老年医学商榷中心在华东病院挂牌,以老年疾病的发病机制、密致和早期休养为捏手。闻玉梅担任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。
“我那时在法国商榷微生物的卵白质化学,先是接到闻浑朴邮件,自后她又打了几个电话,力邀我归国作念老年医学商榷。她那时80岁了,劲头还很足。受到闻浑朴的感召我就记忆了,能和导师一齐为故国老年健康作念点事情,我深感庆幸。”新书副主编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商榷员赵超告诉目田日报记者。
2013年,闻玉梅79岁诞辰之际,她提议不作念诞辰、也不收礼,而是和丈夫宁寿葆西宾把个东谈主全部稿酬捐赠并发起修复“一健康”基金,致力于于处事东谈主群的全体健康。
“为更好地处事与应付老龄化近况,在闻浑朴提议下,2023年咱们修复了老年医学商榷基金子风物。”复旦大学党委副布告、“一健康”基金理事长袁正宏西宾说。
【一辈子】
17岁中学毕业时,闻玉梅的第一志愿只填了国立上海医学院,因为“浑朴们不开业赢利,不仅专科常识一流,为民处事的精神亦然一流”。发榜的早晨,她赶到报摊,手惊骇着大开报纸一看,她以第9名被国立上海医学院考取,学号是51079。那时的她被宠若惊,王人走不动路了,只有坐了辆三轮车回家。
这是闻玉梅一辈子结缘医学的滥觞,亦然她的初心场合。
“四季气候相反,东谈主生亦然如斯。当前固然膂力与脑力已远不如年青期间,但我仍决心将‘临了一公里’的余力,与中后生众人一齐,编撰这本科普书,接续以我方的样式为东谈主民处事。”闻玉梅说。
当记者问起闻玉梅的龟龄密码,她笑着说:“为东谈主民处事。心里老念念着为东谈主民健康作念点什么事,你就不老了。”尽管2018年从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岗亭荣休,年过九旬的闻玉梅于今还在追踪最新科研文件。
怎么看待变老这件事情?“这是当然行径,我也很安心。如今我快92岁了,但总念念着还有一天不错为东谈主民作念点事,就要烦懑去作念好。”闻玉梅说。
下一篇:飒!这位华理女生,过问阅兵!